据年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年的新发胃癌已达到了66万到68万例之间,死亡49.8万例。
从治疗效果看,因为85-90%的病例被确诊时候,已经属于进展期甚至晚期,所以5年存活率低于30%,就是有70%的确诊患者没活到5年。
为什么这样呢?为此,我们采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杜静。
杜主任表示,无外乎这两大原因。
一是胃癌的早期基本上没有症状,即使有一些小毛病、小症状,也往往被忽视;
二是缺乏筛查意识,认为能吃能喝,检查什么?
有资料显示,年轻人胃癌漏诊、误诊率高达27%。“年轻人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中老年人。
比如一个40岁男子,胃胀来做胃镜,却发现胃没事,是消化不良,却发现了食管早癌。
还有一个56岁的女士,本来便秘来做肠镜,听医生的劝告加了一个胃镜,结果发现早期胃癌。
所以,胃癌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即使有,也和一般的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差不多,很容易被忽视。
那么胃癌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杜主任表示,与其他类型癌症一样,胃癌也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一些先天因素,也包括一些后天因素,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胃癌的发生风险。
①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明显升高。胃癌通常会发生在60~80岁的人群。
②性别:男性患胃癌的风险是女性的2倍。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如性激素分泌差异、饮食习惯、行为差异)可能导致其性别分布差异。
③地理位置:人们所居住的地区也是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因素之一。例如在日本,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④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部最常感染的细菌。感染幽门螺菌者,患胃癌的风险会升高。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ONO)的EBV(俗称鼻咽癌病*),也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⑤手术:因胃病接受手术治疗、切除部分胃的患者,可能在残余的胃上发生癌症。
⑥胃病:恶性贫血患者,胃部可能无法吸收足够的维生素B12;胃酸缺乏者,胃无法生成足够的胃酸消化食物。这些人群患胃癌的风险均较高。
⑦饮食:摄入大量熏制、咸味、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的人群,患癌风险可能升高。大量摄入新鲜水果、蔬菜等,患癌风险可能降低。
⑧烟草: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吸烟均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且该风险随每日吸烟量的增多而升高。
杜主任提醒,这些人建议及时做胃镜
1.不明原因的消瘦并且没有食欲
如果自己在平时的食欲正常并且体重也正常,在突然间出现莫名的消瘦并且没有食欲感的时候,就要做一下胃镜检查了解一下自己的胃部情况。
2.经常出现胃部不适感
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胃灼热)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等。
3.有家族胃癌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胃癌病逝的人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因为胃癌有一定的遗传性,定期做检查能够让自己排除胃癌的发生,也能够帮助自己及时发现胃部疾病,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发现胃部疾病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
4.胃部出现疼痛
莫名的出现胃部疼痛或者是上腹部疼痛就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有可能是胃部出现问题导致胃部周围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感,这时候进行检查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情况。
5.做过胃部手术的人
如果有进行过胃部手术的患者,就需要定期的做胃镜检查,定期做胃镜检查能够知道自己在手术后的胃部情况,特别是进行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6.出现呕血及黑便的人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7.癌前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部手术后、疣状胃炎等属于胃癌前期疾病,应每半年至一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温馨提示
胃镜检查整个过程只需5至10分钟。
检查后,一般只需休息5至10分钟左右即可回家。
如果嫌难受、可以选择无痛胃镜、经鼻胃镜或者胶囊胃镜。
总之,在发现自己胃部有不适或者一些异常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或者自己是以上这几种人群的某一种,就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才能够及时帮助自己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关于胃癌的更多常识,明天(5月19日周三)上午十点半到十一点,刚刚我们提到的杜主任将会做客《健康吧》,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