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又是吃烧烤的季节。
串好的肉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撒一把孜然和辣椒,飘出诱人的香气,再搭配冰镇可乐,幸福感爆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打开手机准备来一顿烧烤宵夜了呢?虽然每个人听过“烧烤不健康”的说法,但大部分人还是逃不掉烧烤的诱惑,明知道很罪恶,却还是忍不住大快朵颐。
现在的很多烧烤店都开始选择无烟电烤,这种方式确实看起来比较卫生,但是烤出来的味道也确实比明火碳烤要差了很多。
在烧烤爱好者眼里,电烤的食物是没有灵魂的。只有在烟熏火燎的烤炉前,才能体会到烧烤真正的精髓。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烤肉的时候,肉的油脂滴在炭火上,就会发出「呲啦」一下冒出一股烟雾,这些烟雾附着在肉的表面,油脂中的成分和碳反应,形成风味化合物,这就是烧烤那股诱人香气的来源。
而电烤没有了这种反应过程,失去了风味化合物的加持,烤出来的食物和碳烤相比自然差了一大截。
但是碳火烤制的过程,恰恰也是致癌物的产生过程。
01
越好吃的烧烤,越不健康
烧烤致癌,最先遭到荼毒的,就是胃。
高二女生李莉(化名)才只有18岁,可是3年前她就开始胃痛,最近更是痛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在妈妈的陪同下,她来到医院看诊。
主治医生李国栋主任给她开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让李主任大吃一惊:这个姑娘才18岁,但是她的胃已经萎缩成80岁老人的状态了,而且胃黏膜重度肠化生,这是典型的胃癌癌前病变!听了李主任的解释,李莉和妈妈吓傻了,她们以为只是胃炎,谁知道竟然已经到了胃癌的边缘。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病人的胃部
距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
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得胃癌了?李主任仔细询问李莉的生活习惯,终于找到了答案。
李莉的父母在杭州做烧烤生意,她从小就开始吃烧烤,甚至每天将烧烤当晚餐吃。她们是东北人,全家人都爱喝酒,李莉很早就养成了一边吃烧烤一边喝啤酒的习惯。就这样,长期吃烧烤喝啤酒,她的胃每天都在受折磨,衰老的速度明显加快,一步步走向胃癌的边缘。
南京一位27岁的女记者,由于工作忙碌经常加班,饮食非常不规律,她养成了吃宵夜的习惯,每次宵夜必吃烧烤。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吃烧烤,一周7天最少有5天要吃烧烤。
年3月份,她出现胃痛胃胀的症状,自己买胃药吃也不见好转,到9月份,胃痛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出现呕血。医院去做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胃癌晚期!
这些年,萎缩性胃炎、胃癌有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胃癌病人越来越多。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吃烧烤。
为什么经常吃烧烤容易诱发胃癌呢?食物在用火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致癌物。不仅如此,在吃烧烤时,很多人都会喝酒,酒精也是明确的致癌物,会不断损伤胃黏膜。
另外,一些烧烤摊点使用的是劣质不新鲜的肉,吃下去对胃肠危害很大。烧烤都会添加各种重口味的调味剂,这些调味剂盐分高,高盐分对胃也有损害。同时,吃烧烤的人很多都是饮食没有规律。烧烤大多是在晚上夜宵的时候吃,太晚进食,增加了胃的负担。
综合这些危险因素,长期吃烧烤,胃癌的风险不断升高,最终出现胃癌也就不奇怪了。
02
无孔不入的致癌物质
说起烧烤,不能不提的就是烧烤产生的致癌物质。
致癌物1号:苯并芘——油脂+碳
炭烤时,肉类中的油脂滴到火里除了产生烟,还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也就是明确会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
苯并芘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可导致皮肤癌,对机体各脏器如肺、肝、食道、胃肠等均可致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长期食用熏烤腌制食品与肿瘤发生有一定关系,海边居民因食用大量咸鱼及熏鱼,其胃肠道和呼吸道的癌症发病率较内陆高3倍;冰岛的胃癌死亡率为.5人10万人,可能与该地区居民喜吃烟熏食品有关;日本过去也是胃癌发病率很高的国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人饮食结构中腌制食品的比例过高。
同时,空气中的苯并芘浓度和癌症发病率有直接的关系。
△吸烟会提高周围空气中的苯并芘浓度
苯并芘还具有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它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从而引起胚胎畸形或死亡以及幼儿免疫功能下降。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紧密相关,致癌性强的,大多都有较强的致突变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苯并芘的毒性具有长期和隐匿的特性,人体接触或摄入苯并芘后没有不适反应,但会在体内蓄积,在表现出症状前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为20~25年,同时也会使子孙后代受到影响,有些科学家甚至担心苯并芘会阻断人类的进化。
研究表明,苯并芘的多少与烧烤时产生烟气的多少直接相关,烤的温度越高、食物离火源越近、肉类的脂肪含量越高,苯并芘就越多。
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一个烤鸡翅中的苯并芘含量约等于6根香烟。
所以那些隔三差五吃烧烤的人,就算不吸烟,受到的致癌危害也并不比烟民小。
再来说说电烤,不少人觉得只要食物不接触明火,就没有致癌风险了,是这样吗?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种致癌物质,没有明火也会产生!
致癌物2号:杂环胺——蛋白质+高温
肉类中富含各种氨基酸、糖和肌酸,烧烤肉类时,高温形成的热反应也会让肉里的氨基酸和葡萄糖产生反应,而形成另一种致癌致突变的物质:杂环胺。
温度越高,产生的杂环胺物质越多,致病风险也就越大。
杂环胺类化合物的主要危害之一是具有致突变性,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体交换、DNA断裂、DNA修复合成和癌基因活化。
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另一个重要危害是致癌作用。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其次是血管、肠道、前胃、乳腺、阴蒂腺、淋巴组织、皮肤和口腔等。
不吃烧烤,就安全了吗?事实上,无论是从烟熏火燎的烧烤摊旁路过,还是身边有吸烟人士在喷云吐雾,你都在无形当中接触到了致癌物质。
致癌物不只是被吃掉或者被吸入的,还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也就是说,即便不吃烧烤,不吸烟,只是身处烧烤烟雾缭绕的环境内,就能摄取到致癌物,而且还很多。
△烧烤摊产生的烟雾会通过皮肤吸收
年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烧烤时产生的致癌化合物,通过皮肤吸收的比经呼吸道吸入的更多。
研究还发现,衣服也不能完全避免皮肤和这些致癌化合物接触。虽然衣服可以在短期内减少皮肤接触,但是一旦衣服上沾满了烧烤烟雾,皮肤就会从中吸收相当多的杂环胺。
致癌物质广泛地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又因其难以降解,很容易被人类吸入,或者污染食物原料,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致癌物质无处不在,又极易被人体吸收,进入体内之后,会造成癌症基因的突变,并破坏免疫系统,降低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导致癌症。
03
越来越年轻化的癌症
有的人也许会说,吃烧烤会致癌,不吃就是了;吸烟会致癌,戒掉就是了;熬夜会降低免疫力,早睡早起就是了;三高饮食不健康,注意清淡,营养均衡就是了。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算能做到,也很难长期坚持;就算能长期坚持,存在于水、空气、土壤、食物里的致癌物质,也不可能完全不接触到,毕竟没有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无菌环境里。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甚至有害的饮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当代年轻人的整体免疫力水平严重下降,癌症发病已经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以胃癌为例,30岁以下年轻人患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胃癌发病率上升了,但由于对定期体检的疏忽,能及早发现的患者,不足10%。这也使许多患者延误了治疗时机。
年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故事原型就是年轻医院检查,被告知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开始与癌症抗争。
患癌前的熊顿自诩“一个彪悍的女子”,晨昏颠倒、三餐不定、K歌刷夜、聚餐喝酒,冬天衣不过三件,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