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官宣来了海南加强登革热疫情防控蓬勃新
TUhjnbcbe - 2025/4/10 20:47:00

记者9月10日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9月,我省海口市秀英区发生登革热疫情,目前疫情总体可控。

据悉,9月5日至9月10日16时,海口市共报告病例77例,其中海口秀英五源河片区69例,海口秀英书场村8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77例病例均已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其中7例已解除隔离。

疫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有关部门和海口市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加强防控部署。9月7日,启动了海南省登革热疫情Ⅲ级应急响应。根据疫情发展,于9月9日升级为Ⅱ级响应。组织在全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媒密度;成立了救治专家组,对病人实行定点治疗;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登革热疫情的防控,目前疫情总体可控。登革热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以及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表现(俗称“三红三痛”)。群众如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当前是登革热流行季节,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关键在于预防,治疗周期一般为一周。广大群众要树立健康预防意识,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什么是登革热?

感染登革热后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登革热是什么疾病?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因人而异,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5-8天发病。

从感染风险来看,宝宝感染登革风险较大,另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老人、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及孕妇也容易感染登革病毒,这些人群即使只出现轻微症状,也建议立即就医。

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出现的症状很像流感。一般会发烧至40℃以上,并伴有以下几种症状:

头痛

腺体肿胀关节、骨骼或肌肉疼痛皮疹

恶心、呕吐

眼痛

医生介绍,登革热在临床上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三种。

典型登革热发病症状有4个特点:

①先寒战,随之发热,最高可达40℃,发热有双峰样的特征表现;

②全身的毒血症状会伴随发热而发生,如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痛;

③有皮疹,在病程3~6天出现;

④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个别还会有黄疸、肝肿大。

轻型登革热:其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

重型登革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并且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自己前往过的国家或地区;一旦怀疑为登革热,应按要求隔离治疗,避免病人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登革病毒分4种血清型,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时,大多数人症状并不严重,康复后就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

但如果之后再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则可能导致重症,严重的可引致休克、器官衰竭等。所以,以前得过登革热的人尤其要小心!

而且,登革热退烧后不一定安全,可能还更严重!发病3~7天后,有的患者的体温下降了,实际上却可能是病情加重了,因此要及早注意下面这些「报警」信号:

严重腹痛

持续性呕吐、呕血

牙龈出血

呼吸急促疲劳、不安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花瓶、阳台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积水容器及潮湿阴暗的场所。“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9时及下午5-6时。

并不是伊蚊吸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就可以直接传播疾病,必须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外潜伏期使病毒在伊蚊唾液腺增值后方可传播疾病。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但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登革热如何预防?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最要紧是及时请教医生。

具体预防蚊子叮咬的措施有:(一)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二)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时,应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三)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四)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登革热有无特殊防治方法?

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退热、补充水分等。而对出血性登革热应早期诊断并提供适当的体液补充,合并全身性出血时,应及时输血,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心跳、体温、血压,防止休克而致命。病人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药退热止痛。登革热有自限性,预后较好,病死率在0.1%以下。若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则可能造成症状严重的出血性登革热,其恶性度高,致死率在5%以下。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来源: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官宣来了海南加强登革热疫情防控蓬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