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医院出现一个专门的中医楼是件十分罕见的事情,医院中不但有一座中医楼,而且还有着近30年历史,这座楼是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所在地,这座中医楼正是名扬海内外的中医大师颜德馨的功劳。
颜德馨生出于年11月,年4月病逝于上海,享年98岁。他生前任同济医院主任医师,还是有名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颜老自幼秉承庭训,继承家学,后又经科班系统培训,医院开辟了中医病区,创立了调气活血的衡法治疗原则,极大的发展了传统气血说。
“衡法”揭示了身体衰老的奥秘,开拓出了一条治疗疑难杂症的新途径,为养生长寿贡献了新思路,在白血病治疗上采用中医证治分型和用有效药物双管齐下,大大提升了中医急性热病的诊疗能力。
如果想研究学习活血化瘀的有志之士,那么颜德馨大师就是这一领域不可绕过的高峰。
颜德馨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父亲名叫颜亦鲁是江南孟河学派名医贺季衡的徒弟,有着60多年的医龄,在学术脾胃理论领域研究颇深,也是知名的老中医。
颜德馨从小就学习古代经典书籍,从读十三经开始,然后学习汉儒章句,再到学会宋儒的义理之学,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后,到了他12岁时,又在父亲教导下学习背诵《伤寒》、《内经》等中医经典。
随父待诊时,就在一旁抄方,对内、妇、儿科、喉科、外科进行分类整理,就这样整理出来了十几本资料,具备了浓厚的理论基础。
年,颜德馨才16岁就考上了上海中国医学院,有幸在名医程门雪、秦伯末、祝味菊、章次公、盛心如等人手下学习,这让他能够汲取各家所长,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水平跃上了一个新高度。
刚刚毕业的颜德馨虽然很年轻,但不久就让人刮目相看了,他用传统中医疗法将当时西治疗效果甚微的一批肺脓疡,肺吸虫病人全部治愈,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抗战胜利后,他深感百姓缺医少药的疾苦,于是着手创办了“德社”,免为儿童施药,注射疫苗,还在丹阳两家报纸上创建了中医副刊,为百姓普及中医常识。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医院工作,医院里创建了中医病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传统中医八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在中医传统八法之外,又创立了“衡法”,通过临床应用,在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校验。
然后他又将衡法应用到了气血学说和抗衰老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他编写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一书,讲解了中医血瘀的概念、病因、诊断、临床应用,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和治疗方剂,是历代名医治疗大病的经验精选,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此外,《气血与长寿人体衰老新解》一书,也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在抗击非典战疫中,颜德馨利用中医疗法有效的治愈了非典患者因激素治疗所引发的纤维肺问题,深得患者爱戴。
此外在中医传承上他也是不遗余力,他打破旧有门户之见,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带徒授课,关键是从不计报酬,将自己膏方绝学会部倾囊而授,造福了一方百姓。
颜德馨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钟爱的中医事业,他为了中医的传承,不辞辛劳,始终践行着大医精诚之志,堪称后辈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