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几年反复消化道出血究竟病在哪里一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在哪里出诊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一年前的某个傍晚,我院中心ICU接收了一位女病人。这个女病人约50岁,3天前突然出现黑便,很快就转为暗红色血便。血便每天2-3次,每次30-50ml左右,伴有头晕不适。医院就诊,一查血常规,大吃一惊,血红蛋白只有49g/L。要知道,正常女性的血红蛋白应该在g/L以上,这个患者下降了一半还多,已经达到重度贫血的程度。医院立即按“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可治疗期间,患者仍然间断便血。出血控制不住!怎么办?医院转吧!于是患者到了我院的重症监护室。入我院后,仔细询问病情,这一问才了解到,患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血了,早在10余年前,就已经出现类似病史,对症治疗后好转,以后间断出现,出血前没有明显诱因,多次查胃肠镜,均未发现明确出血相关病灶。入住我院后,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消化道出血的紧急治疗方案,嘱患者禁食补液、卧床休息、给予输注成分血、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抑酸、止血等治疗,药物治疗能用的已经都用上了。但是入院后第二天,患者再次出现便血,同时伴有血压轻微下降,这一征象,提示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怎么办?请消化科会诊吧,看看能不能采用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手段呢?我们知道,消化道出血依照出血的部位可以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三个部分。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黑便,因为血液流经小肠和大肠,经细菌作用后变为柏油样的黑色,一般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血便,一般包括结直肠。而中消化道出血,往往提示小肠出血,如果量大,可以表现为呕血,也可以表现为便血,量不多的时候还可以表现为黑便。上消化道或者下消化道的病变,通过胃肠镜,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探查到。这个患者是不是与此有关呢?很快,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可胃镜显示,胃粘膜仅仅有些充血糜烂,没有看到任何与出血相关的病灶。这一结果,也在大夫的预料之中,毕竟之前也做过多次胃镜,都没发现相应的问题。可大夫们也担心,万一胃内有问题而没看到,现在正在活动性出血,检查的阳性率没准儿会高一些。可是依照现在的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可以排除掉了。那下消化道呢?会不会是下消化道出血呢?这个患者很快也进行了肠镜检查,肠镜探查一看,肠腔内大量的暗红色血迹,反复冲洗抽吸后,发现结直肠也没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相关的病灶。至此为止,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的可能都被排除了。按照上面的分析,这位患者出血部位最大的可能,就在中消化道了。而中消化道主要由小肠构成,小肠大约6-7米长,盘曲在腹部,普通内镜检查往往难以抵达,诊断尤为困难。这个患者会是小肠出血吗?该怎么检查呢?胃肠镜检查后的第二天,大夫们跟家属沟通后,我们进行了胶囊内镜的检查。胶囊内镜,顾名思义,就是一粒胶囊,而这个胶囊不是普通的药丸,里面有一个可以度旋转的摄像头,病人吞入后,胶囊在消化道内一路下行,所经之处“边走边拍”,可以帮助我们探查普通内镜无法到达的小肠,帮助我们寻找发现小肠的病灶。这个患者顺利进行了胶囊内镜的检查,同时继续积极的内科止血治疗。很快出血止住了,血红蛋白回升了,患者转到了消化内科病房,这时,胶囊内镜的结果也出来了,小肠内没有发现出血相关的病灶!是其他的位置出血吗?比如胆道、胰管?但是相关的检查没有发现明确的异常。是胶囊内镜检查的误差吗?胶囊内镜虽然可以度旋转拍照,但是无法操控,因此存在观察盲区,要不要进一步进行小肠镜检查呢?小肠镜是一条细长内镜,结合外套管,可以充分短缩小肠,以实现完整检查小肠的目的,并且可以进行内镜下的活检、止血等治疗。但小肠镜检查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案。患者目前精神状态恢复了,也不出血了,不想再进一步检查,要求出院了。可大夫们心里还是放不下,没有抓到罪魁祸首,总是不放心的。明天请看谜底答案!

医院消化内科袁媛

欢迎转载我的文章,欢迎把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