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不管是房价上涨,还是抗通胀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贷款买房了,新婚燕尔的夫妻购入家庭第一套房产的情况更是如此。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所属住房更是第一大必需品。
那主贷次贷,产权归属到底是怎样?
误区1:
谁当主贷人都可以
错!主贷人并不是谁来都可以!
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贷款审查时,主要审查主要贷款者的个人条件,如果主贷个人资质不合格,轻则贷款数额不足,重则被拒件,无法购房。
因此,符合下列四种条件的一方最为适合作为主要贷款者:
1、收入更高;收入越高的客户在申请贷款审核资料时,主要通过审核贷款者收入证明或银行对帐单来判断申请贷款者是否有还款能力。选择高收入的一方作为主要贷款人也就更容易获得更高的贷款。
2、职业更稳定;夫妻一方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医生、教师等职业,更容易作为主贷人申请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这些职位的工作人员的收入与职业稳定性更加有保障,偿还能力也就更有保障。
3、信用更好;信用调查的重点是主要贷款人,如果主贷人有逾期或者拖欠贷款的记录,银行不得将贷款发放出去。征信情况调查严格的银行可能会直接拒绝贷款,选择信誉好的一方作为主贷人,更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
4、年纪更小;在商业贷款中,对贷款期限和主要贷款者的年龄都有要求,一般情况下男性不宜超过65岁,女性不宜超过60岁。主贷人最好选择夫妻中较年轻的一方,主贷人年龄越小,贷款期限越长,可以减轻每月的还款压力,缓解资金压力。因此,从以上四个方面考虑,让条件较好的一方作为买房的主要贷款人,对夫妻双方来说都是最有利的。
误区2:
抵押贷款均由主贷人进行
错!只要是双方共同申请贷款,夫妻双方都有义务偿还抵押贷款!
即使只有一方的名字出现在房产证上,另一方同样作为住房贷款的"共同贷款人"。在进行贷款办理时,也是需要双方共同到场的。
误区3:
主贷人在财产中占有更大份额
错!结婚后共同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贷人与房屋份额并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物权法》规定,究竟是共同拥有还是按份额拥有需要在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进而在房产证上明确体现。
建议夫妻双方可以提供确定的书面合同,讲双方所占房产份额确认清楚,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误区4:
离婚后不需要再支付抵押贷款
错!即使是双方已经离婚,仍然有义务共同履行偿还所属财产还款的义务。
如果夫妻双方最后离婚,那只有在财产被确定为其中一方所有时,签署好对应的离婚协议条款,另一方才能请求变更住房贷款人,免除自己偿还贷款的义务。
结语: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希望大家夫妻双方的感情出现问题,稳定恩爱长久一生必然是好事,但提前了解所需知识未必是坏事。
如果夫妻贷款遇到难题或者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可以长按下方